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结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研究整体上关于自然界和人类通过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规律,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规律和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有所区别,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中间环节,是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涵盖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发展模式和规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总结了辩证思维形式和基本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探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运行规律和社会功能。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的一般规律和原理的总结和概括,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特征和作用。

观点、特征和作用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 观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一切存在的基础,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来解释。它强调感性认识,重视对自然界直接观察和实证研究。
  • 特征: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注重对自然现象的表面描述和直观感知,关注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它倾向于简化复杂的自然现象,将其归因于物质实体和机械的因果关系。
  • 作用: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科学的初级阶段提供了基础。它通过对自然界的简单观察和实验,推动了对自然规律的初步认识,为后续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 观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机械系统,其运动和变化可以通过机械的力和运动规律来解释。它强调对自然界的定量分析和机械模型的构建。
  • 特征: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注重对自然界的量化测量和定律的建立。它强调因果关系和机械决定论,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由物质实体之间的机械作用所决定的。
  • 作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科学革命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发展,促进了实验观察和定量分析的应用,为现代科学的兴起提供了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系统,包含着矛盾和统一的运动。它强调研究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揭示事物的质量变化、量变积累和飞跃发展。
  • 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注重对自然界的内部矛盾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的斗争推动的,通过矛盾的统一和质的飞跃实现事物的发展。
  • 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深入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提供了重要方法和理论基础。它指导科学研究者更全面地认识自然界的复杂性,促进科学的综合发展和创新。

3、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后续的认识提供了基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定律性和机械因果关系,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发展规律。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同阶段和演变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 首先,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们最初对自然界的直观认识。它强调感性认识和对自然现象的表面描述,关注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后续的认识提供了基础,为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自然界奠定了基础。

  • 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出现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对自然界的定量分析和机械模型的构建,它关注因果关系和自然界的定律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发展,推动了科学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 然而,随着科学的深入和对自然界的更深层次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被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发展规律,它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系统,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的斗争推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超越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4、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特征和作用。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 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 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 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 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 和谐性。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 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1)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它们旨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它们彼此“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有助于人们“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 3.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关系,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3)“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即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5、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

  • 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 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 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的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标。

6、如何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弘扬塞罕坝精神和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等,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2.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鼓励绿色技术和创新的应用。支持和培育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鼓励植树造林、生态恢复项目,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4.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人们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机动车使用。倡导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塑料和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等。

  5. 弘扬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以奋斗、拼搏和不懈努力为核心,鼓励人们发扬这种精神,勇于面对挑战,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通过故事、文化传承等方式,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

  6. 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执行。

  7. 激励和奖励措施: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和激励个人、企业和组织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设立奖项,表彰那些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这些措施旨在促进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塞罕坝精神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重要的是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些努力,以实现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的目标。

7、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18、19世纪,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两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 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

8、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2)科学的分类

分类依据:物质运动形式

研究对象:运动着的物体

科学分类: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联系。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5)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6)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使人类的关注回到人类自身。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

科学技术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

7)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探讨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被运用于实践的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根本不费资本家‘分文’,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去利用科学。资本像吞并他人的劳动一样,吞并‘他人的’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预见: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家需要依靠历史的产物和群众的智慧。

8)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在早期漫长的人类文明史进程中,科学与技术彼此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发展,这种状况在第一次技术革命前后发生改变,科学与技术开始彼此靠拢、相互促进、逐步融合。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了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关系。“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9)科学技术异化

马克思在批判尤尔为科学的资本化辩护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学异化现象,马克思指出:“尤尔还证明,‘被招募来为资本服务的科学’在资本与劳动的一切冲突中虽然迫使工人‘无条件投降’,并保证资本享有‘合法权利’,来充当工厂头脑并把工人降低到工厂的没有头脑的、没有意志的肢体的地位,然而资本招募来的科学并没有被用来压制‘被压迫阶级’。”

马克思有关技术异化的思想多是潜在地包含于其劳动异化理论之中,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造成的技术异化现象。马克思指出,“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9、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强调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密切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密切关系,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哲学的思考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以下是他们对科学技术与哲学关系的一些观点:

  1. 科学技术是实践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界进行实践和认识的结果。他们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对现实世界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这与哲学思考的实践性质相契合。

  2. 科学技术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支持。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和矛盾的深刻认识,而这些认识正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哲学的基本问题,如存在、认识、辩证法等,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思维工具。

  3. 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挑战: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哲学思考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人们的认识方式和世界观,对传统哲学观念提出质疑。他们主张将哲学从空洞的抽象思辨中解放出来,把它与科学技术的实践相结合,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提供理论指导。

  4.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推动人类社会向着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哲学所关注的人类解放和社会变革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密切关系,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支持,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哲学思考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理论基础。

10、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

  1. 科学发展呈现两种趋势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发展的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与分析材料转向整理材料与综合材料,另一种是自然科学从研究较简单的运动形式转向研究较复杂的运动形式。

  2. 科学发展是渐进的过程马克思在分析技术体系的演进时指出,“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形成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在手工业内正在联网识别并翻译….部,孕育着工场手工业的萌芽”。同时他指出:“在这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于:后一个[生产]形式的物质可能性——不论是工艺技术条件,还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都是在前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

  3. 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理论。

11、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历史主义模式。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历史主义模式是科学哲学中两种不同的观点,用于解释科学理论的形成、演变和验证。下面我会简要介绍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内容:

  1.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Popper’s Falsificationism):

    •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核心是通过反驳(falsification)来进行理论验证。他提出了”证伪性”的概念,认为科学理论应该具有可被证伪的性质。
    • 根据波普尔,科学家应该提出可以进行实证检验的假设,并进行实验证据来尝试证伪这些假设。如果理论在实验或观察中被证伪,就应该被修正或者被废弃。
    • 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永远无法被证实,只能通过不断的反驳来增加它们的可信度。
  2. 库恩的历史主义模式(Kuhn’s Historicist Model):

    • 库恩强调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科学革命”的概念。科学革命是指由一种”范式”(paradigm)向另一种范式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渐进式演化。
    • 根据库恩,科学界存在着被共同接受的范式,它们构成了科学研究的框架和基础。科学家在这些范式下进行研究和理论构建。
    • 当新的观念和发现出现时,可能与当前的范式发生冲突。这些冲突最终可能导致范式的崩溃和科学革命的发生,即科学界采用新的范式来解释和理解现象。
    •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存在着阶段性的革命和演变,每个范式都有其内部的规则和共识。

尽管波普尔和库恩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演变提出了重要的贡献。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强调实证验证和理论的可证伪性,而库恩的历史主义模式关注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范式的变化。这两种观点都对科学哲学的研究和科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

  • 辩证思维渗透到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就是把辩证法贯穿到科学技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

  • 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

    •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 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

      • 经验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

      • 为科学创新提供动力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思维的内涵: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

13、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

①引发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创新方式和模式。新兴技术的出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催生了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可以推动经济从传统产业向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②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和提升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对劳动力和资源的需求,推动了经济转型。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促进了新的生产力要素的发展,例如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③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活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统产业逐渐减少,而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等新兴领域得到了发展。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经济转型和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

14、马克思劳动和技术异化理论。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他提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所以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体的权力”, “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

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作罪恶之源,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他指出, “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

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把对技术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不是技术决定论的,也不是社会决定论的,对于我国现阶段科学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15、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

英国学者 C.P. 斯诺指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分歧与冲突,从事科学文化的人(科学家)和从事人文文化的人(如文学家)之间存在冲突。 在当代,这种冲突仍然有其具体体现,需要我们在承认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内在差异和各自功能的基础上,加强科学工作者与人文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防止科学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对人文的僭越所造成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

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协调。

作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技术文化的核心是技术理性。技术理性追求发展的物的意义,有可能遮蔽人的意义,人被异化为技术的和物的奴隶,成为“技术一经济人”;技术理性以机械世界观及其工具高效性将机械程序导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用机器模式形塑人们的生活模式,使人们更自觉更严格地按照机器生活方式生活;2技术理性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扩张过程,也是其控制自然以及入侵控制人类的过程,为西方文化的“合理化”奠定了基础。要走出技术文化的上述困境,必须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当前得到广泛提倡的环境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努力,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绿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物。


文章作者: 项成康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项成康 !
  目录